星雲法語3-身心的安住

首頁 > 星雲大師文集 > 星雲法語3-身心的安住

卷三 如何日日增上 戒的利益

分享到FB

 

  現在是一個講求「自由」的時代,有人好奇:為什麼有人願意求受佛教的戒法,那不是給自己束縛嗎?其實,佛陀在制戒之初,宣說制戒的十大利益,戒的精神在自由,而非束縛,能夠真實認識戒律,進而受持的人,就能享有真正的自由。受戒的利益很多,有以下四點說明:

 

 

  第一、戒如甘霖解除乾旱:《大乘義章》云:「言尸羅者,此名清涼,亦名為戒,三業炎火,焚燒行人,戒能防息,故名清涼。」眾生因為久遠以來受無明習氣的影響,常在煩惱的熱火中不能出離。持守戒法,就如同領受甘霖雨露一樣,能夠解除吾人心中無盡的欲望,熄滅煩惱火焰,得到滋潤。

 

 

  第二、戒如叢林庇蔭依靠:叢林裡,林木蓊鬱、古樹參天,不但能庇蔭路人享受清涼,各種飛鳥、走獸,也歡喜聚集在裡面,謀求安全的依怙。《四分戒本》言:「戒又名清涼,遮熱煩惱令不入故。」所謂:「大樹底下好遮蔭」,「戒」就如叢林一般,能夠讓我們得到安全與清涼。

 

 

  第三、戒如地圖指引方向:戒律像地圖一樣,能夠正確清楚的指引我們,知道未來的方向在那裡。例如,持五戒可以來生做人,守十善業可以上升天界,享受福報,受菩薩戒未來可以做菩薩,饒益自他。因此,不論是人生或者修行路上,我們都需要戒的指引,才不會迷失方向而誤入歧途。

 

 

  第四、戒如巨筏引度迷津:生死如大海深淵,如果沒有船筏的引度,眾生要如何才能安度彼岸,不會被海浪給吞沒呢?《心地觀經》云:「渡生死河,戒為船筏。」能夠守戒不做惡而造善業,自然能安渡業海,到達清淨極樂的彼岸。

 

 

  戒是善法的基礎,是身心依止處。《七佛通戒偈》云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」家庭成員守戒,家庭就會和樂幸福;全民百姓守戒,社會就會安寧富饒;人人守戒,世界就能和平大同。

 

 

  戒,不但能使吾人遠離惡性,得大自在,更是我們轉凡為聖的要門。

 

 

  第一、戒如甘霖解除乾旱。

 

 

  第二、戒如叢林庇蔭依靠。

 

 

  第三、戒如地圖指引方向。

 

 

  第四、戒如巨筏引度迷津。

書籍目錄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