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叢書1-教理

首頁 > 星雲大師文集 > 佛教叢書1-教理

《佛教》序

分享到FB

  幾年來,我雲遊於世界各地,常常遇到一個問題:「大師!我們想信仰佛教,但是佛教書籍那麼多,不知道要看那一本書,才能全盤地了解佛教?」面對如此簡單的問題,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去回答。

 

  佛教典籍如汗牛充棟,大藏經就有九千餘卷,梵巴漢藏版本不下數十種,現代佛學著作也有數千種,皓首窮經也未必能探究其中堂奧。在如此龐博的經典中,要找出一本具有代表性的佛學書籍,讓一般的人能夠完整性地了解佛教的思想體系,真是談何容易?

 

  佛教所以不能普及的原因,乃在於經典太繁多了,有心研究佛學的人,無法從某一本經典中,有系統、有組織、有條理地了解佛法的全貌。基督教和天主教徒,一本舊約或新約聖經,就讓他們奉為圭臬,二十個世紀以來,對上帝的福音深信不疑。伊斯蘭教徒抱著一本可蘭經,就可以為聖戰犧牲生命。反觀佛教徒因為佛教經典太浩瀚龐大,處處敲門有人應,卻不知道從那一條捷徑進入不二法門。因此稍事涉獵,懾於佛教教理之艱深而裹足不前者有之;立於不二門外,鄙夷佛教為村夫愚婦之宗教信仰者有之。俗話說:虱多不癢,債多不愁,書多不看,經多不解。即使是虔誠的佛教信徒,出家多年的僧眾,不能深入佛法者,也比比皆是,遑論一般的社會大眾!

 

  想要一探佛法的究竟,要閱讀些什麼佛學書籍呢?多年來,在我的腹中試圖為整個佛教擬訂一個全面的大綱。三年前,適逢國際佛光會成立,為了培養更多的在家佈教師,我創立了檀講師、檀教師、檀導師的制度,同時開始著手編撰《佛教》,作為訓練的教材,並且回應大眾對佛法不知如何入門的迷惑。

 

  在進行編撰工作時,深深覺得:《佛教》篇幅如果寫得太多的話,失之於冗雜,那麼直接閱讀經藏就好,何必畫蛇添足再編輯此書呢?反之,如果內容過於簡略,對佛教的真義則不能全面概括。因此,我將《佛教》的內容分為十類:

 

  一、教理  二、經典  三、佛陀  四、弟子

  五、教史  六、宗派  七、儀制  八、教用

  九、藝文  十、人間佛教

 

  每一類編纂成一冊,以三十萬字為限,力求條目清楚,文字簡潔,內容不相重覆而互輔互成,十冊成為全套的叢書系列,只提供給佛光會檀講師、檀教師、本山徒眾及佛學院學生研讀使用,不對外發行。自忖閱讀此部《佛教》,應該能對佛法有完整的認識與了解。近三年的時間,多人付予心力,搜集資料,反覆查閱纂彙,可說重寫、重寫再重寫。多年宿願,只可略宣其功,付梓前夕,欣然為之作序。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光山 星雲 一九九五年開山寮

書籍目錄

目錄